教程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简介: 事,主要介绍孔子生平、经历等;第二编是孔子学案,主要介绍孔学原理及孔子思想学说等 。 《韩非》,1915年初版,至1923年4次印刷。该书论述了韩非子的学术渊源及韩非子 与老子、孔子、荀子、慎到、尹文的关系,重点揭示他的法制思想对秦王朝兴盛的贡献以及 对后世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 第二卷 黄帝到清末戴震约五千年中的一百多位哲学人物作了专文研究,对时代发展趋势亦有简述。 第三卷 学的学者之一,他拥有一大批追随者,时称“闽学派”。谢无量在该书中全面评价了朱熹的 思想体系与学说等。 《阳明学派》1915年初版。全书分四编共二十章,分别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及其与陆 象山的关系,王阳明的哲学、伦理学观点,还总结了王阳明对前人学术观点的评论。 《王充哲学》1917年初版。全书分两编共五章,简单介绍了王充的生平与学术渊源、 著作旨趣,重点探讨了王充哲学思想中的形而上学、伦理学和评论哲学。 第四卷 材料,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佛教的渊源、传播、流派,可以使读者对佛教的历史和理论有整 体的了解,并对各类佛教经典有初步的认识。 第五卷 分为上古、中古、近世三编,概述了各个时代妇女文学的盛衰情况,辑录了具有代表性的作 品,并附以精辟的点评,生动再现了几千年来中国妇女文学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其在中国文 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六卷 史长河中数以千计的文学家及其作品,仅列举六人,赞称“六大文豪”:屈原、司马相如、 扬雄、李白、杜甫、韩愈。书中收集了六人的代表之作,并加以注释分析。 《罗贯中与马致远》,1923年初版,至1925年三次印刷,分二编五章。原名《平民 文学之两大文豪》,后收入万有文库,改名《罗贯中与马致远》。详细介绍了罗贯中与马致 远的生平及两人的代表着作和重要思想。 第七卷 、古今词家略评和词韵、词牌介绍,还论及词与曲同后来戏剧之关系。 《骈文指南》1918年初版,至1933年11次印刷。全书共分二章八节,精要地阐述了 骈文的要素、制作法则、体格变迁,以及作者的文学修养。 《诗经研究》1923年初版。该书对《诗经》的来历、义例、诗序、篇次,以及历代 文学大师对《诗经》的注释和评论进行了研究,并对《诗经》与当时社会、历史的关系和《 诗经》的道德观、文艺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楚词新论》1923年初版,列入民国“国学小丛书”。全书分“屈原历史的研究” 、“楚词的篇目”、“《离骚经》新释”、“屈原的思想及其影响”、“楚词评论家之评论 ”几部分。 第八卷 古代名篇大作为例,教人如何写文章,从文章的意、势,到凝练字句、连缀成篇,皆有涉及 。 《中国古田制考》1933年初版,为“国学小丛书”之一种。全书分六章,讲述了中 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起源及成立、土地制度与军赋制度的关系等,对于《周礼》中的土地制度 亦有辨析研究。 《古代政治思想研究》1923年初版,为“国学小丛书”之一种。全书分五章,创造 性地提出南北分区论和区域政治的思想,指出北方政治思想源于周公,之后有孔子、孟子、 荀子继承发扬,而南方政治思想则源于道家,之后逐渐发展为法家和纵横家等。 第九卷 古、中古、近古、近世四个时期,远溯中国文学之起始,述其流变,叙其盛衰。各个时代的 文学各具风范,然共同具备美化、情化、教化功能。 购买后联系客服领取资料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