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简介: 》等的评论文章41篇,为读者认识与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途径。全书 具有充沛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论证严密丶观点中肯,风格厚重大气。 第二卷主要对《红楼梦》中复杂而众多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个性形象,如 贾母丶贾政丶王夫人丶薛姨妈丶贾宝玉丶林黛玉丶薛宝钗丶妙玉丶晴雯丶紫鹃等进行了准确而 透彻的分析,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卷共收录作者论鲁迅“五种创作”(《呐喊》丶《彷徨》丶《故事新编》丶《野 草》丶《朝花夕拾》)的评论文章33篇。鲁迅一生中创作得最多的虽然是杂文,但他的“五种 创作”,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葩。李希凡先生虽然以红学研究着称,但对鲁迅研究 也下过很深的功夫。其深厚的理论修养以及散发于字里行间的评论功力,难能可贵。 第四卷系李希凡先生关于现代文学的评论文章结集。几十年来李希凡先生一直活跃在文 学评论与文艺理论研究界,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部分内容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 的烙印,但李希凡先生的解读与评论依然能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第五卷共收录作者关于艺术评论方面的文章83篇。主要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作为被毛泽 东钦点的“小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李希凡先生从1955年至1986年在《人民日报》文艺评 论部工作期间,发表的大量文艺评论以及戏剧电影评论文章。二是1986年后,李希凡先生出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他对于《通史》的编纂丶革命历史题 材剧的改编丶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等,发表的颇有影响的文章。 第六卷共收录作者李希凡多年来创作的序跋丶随笔丶散文146篇。李希凡先生兼具深厚 的理论修养和文学评论功力,其成于不同年代的序跋画龙点睛,褒奖有度;随笔切中肯綮,面 向现实;散文朴实无华,感人至深。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学习。 第七卷是李希凡先生八十余年多彩人生的自述传和心灵史。作为被毛泽东钦点的“小人 物”,一系列的偶然与必然构成的身不由己,真实地展现了那个荒诞岁月中的人生沉浮,也折 射出当代中国某些不可磨灭的历史潮流的发展印迹,实为当代红学史甚至党史存留了一份不可 多得的鲜活资料,堪为那段特定历史之存照。 购买后联系客服领取资料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