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简介: 清代宦台文人文献选编(全七种28册) 钓璜堂存稿(5册) 监祭酒,桂王晋徐为左副都御史,郑成功迎至金厦,结「海外几社」于厦门,郑甚为依重凡大 事皆咨而后行,后随郑入台。再,郑经铜山撤退,海外几社社人大都随军入台,故海外几社文 学被视为台湾汉人文学之开端,而徐孚远为之领袖。 陈清端公诗文集(4册) ,民扶老携幼,欢呼载道。任福建巡抚兼摄闽浙总督,璸为官清廉政迹颇着,在台凡八年,努 力作育人才,修圣庙并捐俸,重修府学明伦堂,新建朱子庙、文昌阁,及重修台湾县学,置学 田以资师膏火,康熙五十年谕令各县设立义学,招集生徒,延师诲课。凡所创造,亲董其事, 于是台湾文风丕振。康熙五十七年积劳卒于任上。士民感怀为塑像于文昌阁。 泰云堂集_附巡台奏折、年谱(3册) )附巡台奏折、年谱 开五条港正口,噶玛兰开乌石港正口,移凤山治于故城兴隆里,严汉田据番田之禁,开水沙连 、埔里两社,道光5年9月擢闽浙总督,奏请噶玛兰收入版籍,设官治理,道光6年平嘉义、彰化 匪徒械,全台震动,尔准渡海督剿,旋再弥苗栗三湾「番割」之乱,擒黄斗乃等,道光十二年 卒,赠太子太师,谥「文靖」入祀福建名宦祠及乡贤祠。 内自讼斋诗文集(4册) 澎赈恤风灾,冒风涛巡视各岛,亲自散赈,不假役使,并识拔诸生蔡廷兰教作文读书之法,其 后以甲科出宰江右,有政声,12年署分巡台湾兵备道,平张丙事件,抚定民心,上台地应行兴 革事宜十二条。道光16年9月再权台湾道,10月平嘉义沈知之乱,来年3月巡全台各厅县,深入 险阻,不避瘴岚。来年以疾卒于官。凯关心地方文献曾修《金门志》,门生台南施琼芳、澎湖 蔡廷兰等。 斯未信斋全集(7册) 刻本 去,凡所规画,多继成之。英人窥台之后,举凡策防夷、申禁烟、理财赋、议积储、设屯丁、 开番地,无不勉力为之,水沙连六社久请内附,宗干请准援例,先设屯丁管理,后遂设官置治 。咸丰3年,林恭、洪泰等起事,陷台湾、凤山两县,宗干与民守御,防剿兼施。其后复扰噶玛 兰厅,宗干亦督兵平之。同治元年月,再擢福建巡抚。时戴潮春事变延及全台,又值福建上游 太平军战事复亟,宗干兼筹并顾,台地以宁。同治五年,病卒于官,宦台间,振兴文教,尤汲 汲以育才为务,集诸生于东海书院,训以保身、敦行、养气、笃志等专心之方,勉读书作文之 法,并课以说经、论史及古近杂体诗文,及门之士多成材。 刘家谋全集汇编(3册) 海音诗:1卷、观海集:4卷操风琐录:4卷。鹤场漫志:2卷 以大挑初任宁德教谕,归就冷官。道光29年调台湾府学任训导,在任凡4年。咸丰3年海寇黄位 扰乱沿海,岛上又有林恭事件与之相呼应,土匪屡攻府城,家谋力疾守城三月余,致使肺疾加 遽,于咸丰3年6月25日子时,以40岁之英年,病逝于台湾府学训导任内。其生平着中《海音诗 》、《观海集》均与台湾文献有密切关系。 张景祁诗词集(2册) 新蘅词:6卷、词外集1卷/光绪9年开雕、杭州百亿梅花仙馆刻本 馆,光绪3年谒选得福建武平知县,台湾布政使司邵友濂,坚邀其来权淡水,17年莅任乃抚瘖痍 ,慎折狱,颇有惠政。乙未(1895)割台,携家内渡。张氏工诗词,晚岁渡台,宦游淡水、基 隆等地,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谭献称其渡台诸作,「笳吹频惊,苍凉词史,穷发一隅,增 成故实。」其诗风驳杂,广学汉魏唐宋诸家,其咏台湾及甲午战事诸作,最为人所称道。 购买后联系客服领取资料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