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六书音均表五卷 同治十一年重刊本 PDF 《六书音均表》 七部谐声表;③古十七部合用分类表;④诗经韵分十七部表;⑤群经韵分十七部表。 ,然后列表,标示17部跟206韵目的对应关系,最后用文字阐述古韵分17部的原则,以及入 声与阴声(或阳声)相配情况,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古音学见解。表二,首先论述主谐字 相同,古音必同部的观点,然后按17部分别列出每一部所有的谐声偏旁,这是古音学上第一 次肯定谐声偏旁同古韵有全面相应关系。表三,首先说明17部的顺序是按音相近、部次相 邻的原则排列的,然后列表,把17部分成6类,最后论述了合韵的道理。所谓合韵指不同部 而属于同一大类的字互相押韵的情况。表四,把<诗经>所有韵字,按17部逐一列出,这实 际是摆出古韵分17部的证据,也可以说是古韵分17部的具体罗列。表五,目的、形式跟表 四相同,列出的是<诗经>以外的经书(包括《楚辞》)中的押韵字。 并且加以发展,分古韵为17部。跟顾炎武、江永相比,他又多分出4部: 段氏第一次把它们分为3部,受到古韵学家的普遍赞扬,认为这是古音学上的一个大发明。 ②真,文分部。江永在顾炎武的第4部中分出元部,剩下的真、文仍为一部,段玉裁把真、 文分为两部。③侯韵独立。江永把虞韵一半归入侯韵,这样做是合理的,但又把侯韵合到 幽部去了。段玉裁把侯韵独立出来,既不入鱼部,也不入幽部。后两条也是被人称道的。 《六书音均表》是段玉裁古音学研究成果的最精炼的概括。 购买后联系客服领取资料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